
文/潘金嘉 臨床心理師
「中年危機」多數人耳熟能詳,臨床上也遇見過不少這樣的案例。正處於中年的您,或者是即將步入中年的您,應該用什麼不同的思考方式來面對它呢?
近50歲的阿明,日前來到診間,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,知道他對中年到來的恐懼和陌生。
阿明開始經歷了工作、親子關係和身體功能的變化:從一個領了15年高薪的經理工作,轉換成保全人員;面臨孩子逐漸獨立,不像國小或更小的時候,那樣的依賴他;面對自己身體功能的退化,得開始擔心血壓、血糖、心臟等問題。
這陣子,阿明只要一翻開報紙,看到有關身體健康的報導,或者社會版的問題,必定會放下報紙不看,內心一再否定中年的到來。
從阿明的例子中,可看到邁入中年階段,很典型的生理、心理和社會方面的變化。
對任何人來說,要進入不同且截然陌生的成長階段,內心不免會感到害怕及擔心。中年的生命階段,是進入「死亡」的第一道門。此處所說的「死亡」,指的是身體功能的轉換過程及角色的改變,並非一般的死亡。
在東方的社會中,身體的變化,是國人最熟悉「變老」的徵兆。此時,應靜下來,感受一下身體在向我們說什麼話?想想看,我們的身體陪著我們走過了一半的人生,用了這麼久的身體,它是否在提醒我們:「我和過去不一樣了,不能挑這麼多的擔子」。
聽過一段有趣的比喻,將人的身體比擬成壯漢:過去我可以挑100公斤的重物,但現在我只能挑30公斤的重物,因為我沒有像以前這樣強壯了。身體的變化,似乎比人類更誠實的面對自己,接納自己。
心理與社會層次會因東方人對身體的覺察也會跟著改變。阿明開始發現,生活中不僅工作成就變低,甚至孩子也不像以前那樣依賴他,有可能在阿明的內心,會驚覺自己的不受重視,開始有了失落的感覺。
工作環境的變遷,是整體社會經濟的現實面,對任何人來說,都是殘酷的,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成為跌倒的巨人,因為每個人對此的觀點不同。有的人會認為,不需像以前擔任高階職務那樣,背負太多責任,甚至可能覺得高階職務所需的能力,需要有一些衝勁,可以讓更適合的人擔任。
也有些人會認為,過去因為要養家活口,沒有機會讓自己換個不同的工作環境,但現在呈現半退休狀態,儘管薪水低,卻可以擁有不同的生活經驗。
親子關係的改變,對男人的影響甚於女人。男人處於工作轉換之際,同時又面對身邊熟悉的孩子對其依賴少,無疑是雪上加霜,此時男人該如何轉換父親的角色呢?
當男人步入中年時,別忘了孩子也在往前走,即將從依賴者的身分,轉變成照顧者的角色,孩子可能開始有自己的生活圈,甚至成家立業。此時,身為父親的你,該用什麼心態面對,是維持一貫照顧孩子的父親角色,或者是陪伴欣賞孩子成長的父親?
因為,此時孩子開始會用不同的角度,與父親互動,他們也會用茁壯、不怕跌倒的心態面對自己的生活。辛苦大半輩子的父親,終於可以稍稍放下責任,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,也許這是孩子最想送給中年父親的禮物。
找一個讓自己靜下來、照顧自己的時間,回顧一下截至目前生命的自己,過去有沒有缺少了什麼?這些缺少的東西,帶給你目前生活有何收穫?接著,為自己打開步入中年的大門,開始認識什麼是「中年」,可以從媒體或周遭生活的人,漸漸地探索,最後想想什麼樣子的中年生活是你所嚮往的?
期待你的中年生活將是多姿多彩的。
(本文刊登於自由時報2007/04/1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