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幾年,我很有幸與不同對夫妻一起進行諮商,每對夫妻狀態相當不同,有的天天吵得不可開交,有的吵到快離婚。但是每對夫妻有相同的地方,他們不約而同一起來諮商,這代表他們心中對婚姻仍想修復。
有對夫妻讓我印象深刻,太太每天任勞任怨準備早餐和晚餐, 這幾年若說有怨言,只 在意丈夫從不對她說:「謝謝妳」或「辛苦了!」,或者更難能可貴的稱讚做的菜。如果我沒有結過婚及當過家庭主婦,恐怕很難想像這句話對家庭主婦來說,是多麼重要及被肯定的一句話。
對太太來說,這句話是她身邊的親朋好友會說的話,但不解的是,自己的丈夫卻無法做這件事。因為如此,太太常想是自己做的不好,還是丈夫不在愛她了。同樣身為女人,我感受到太太的用心和無怨無悔,這其實是小小的心願,卻有著對女人來說無比重大的意義,仔細想想,這樣的心願並不過份。
從丈夫的角度看來,認為這種做一點小事就要感謝,是一種敷衍的行為,甚至是一種禮貌性的互動,加上自己對周圍的人也是如此。進一步了解,在丈夫心中並非缺乏表達感謝的情境,而是認為這種感謝會在特殊情境才發生如車禍有人見義勇為等。太太這才明白,原來丈夫的感謝是建立在陌生及特殊情境下才有,他不願做這表淺的表達並不是不愛這女人,而是太愛她而不做這件事情。
成長和生命經驗的差距,常讓夫妻弄錯對方行為的本意,錯誤解讀對方的想法,讓自己陷入不幸的想像中,身為另一半的人常更感到手足無措,不僅對另一半也會對自己生氣。打破雙方這些差距,清楚及明確溝通是主要的關鍵,此外,也要學會弄懂對方表達愛的語言,相信雙方的誤解會越來越少。